廉洁教育

廉洁教育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廉洁教育 >> 正文

清风 | 不妄用者不过取

发布日期:2024-12-16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    点击:

“不厚费者不多营,不妄用者不过取”,语出清代魏裔介的《琼琚佩语》,其意为不奢侈浪费的人,不会对金钱做过分的营求;不挥金如土的人,不会贪求不属于自己的财物。不厚费、不妄用的背后是戒奢崇俭,耐得住清贫、抵得住诱惑的定力和境界。这番见解,至今给人启迪、发人深省。

俭何以廉?北宋司马光在其家书《训俭示康》中给出了答案:“夫俭则寡欲,君子寡欲,则不役于物,可以直道而行。”意思是说,节俭可以减少贪欲,君子如果少贪欲就能够不被外物役使,可以走正直的路。其子司马康在父亲教育下,以俭为美,做官以廉洁而传名于后世。俭则寡欲,奢则贪求,这正是节俭的廉政意义所在。

古人对于“不妄用”的追求和境界,一言以蔽之,“一钱之费,宜重宜慎。”颜回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”,而他却能“不改其乐”。诸葛亮在《诫子书》中说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《朱子家训》倡导从日常生活入手,“自奉必须俭约,宴客切勿流连。器具质而洁,瓦缶胜金玉。饮食约而精,园蔬愈珍馐。勿营华屋,勿谋良田。”这些“不妄用”的言行举止皆落脚于一个“俭”字,节用控欲,从而涵养大德、坚守清正。

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。在河南省内乡县衙东账房内有一副楹联,上面写道“廉不言贫,勤不言苦。”廉洁的人不会去讲自己如何清贫,勤政的人不会抱怨自己如何辛苦。清代魏禧《日录里言》中有云:“凡不能俭于己者,必妄取于人。”欲壑难填的背后往往是奢侈无度,要守住纯朴、克制贪欲,必须培养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。唐代褚遂良曾说:“奢靡之始,危亡之渐也”,强调“漆器不止,必金为之,金又不止,必玉为之”。由此可见,“俭则约,约则百善俱兴;侈则肆,肆则百恶俱纵”,不妄用者不过取,戒贪先须忌奢,忌奢进而崇廉尚洁。

从古至今,无数先贤严于修身、勤于律己,以俭朴清廉为荣,以奢靡浪费为耻。尚俭戒奢、朴素节俭,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。“节俭朴素,力戒奢靡,是我们党的传家宝。”延安窑洞的一顿家常饭让陈嘉庚见识到了共产党“勤劳诚朴、忠勇奉公”,并得出结论“中国的希望在延安”。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,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精神代代相传。在生活中能否做到俭,手握权力时能否做到廉,映照着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初心本色。

尚俭戒奢、少私寡欲,对党员干部而言,是自我修养,更是客观要求。新时代新征程,党员干部唯有始终牢记清廉是福、贪欲是祸的道理,守住生活关、崇尚简朴生活,方能在诱惑面前多一份坚定、在得失面前多一份坦然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奇)

下一篇:广东廉润南粤系列公益广告④ | 木版年画